更簡化的通關手續、更便捷的通關條件、更低的出口成本,扶持本地紡織品等產品出口……運行一年來,浙江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成果豐碩:試點運行首月,出口貨值破億元;運行3個月,出口貨值突破10億元;運行一周年,出口貨值突破125億元。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指在經認定的市場集聚區采購商品,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辦理出口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單票報關單的貨值最高限額為15萬美元,符合條件可享受簡化申報、免征不退等政策便利。這種為“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外貿量身定制的新型貿易方式很受中小微企業的青睞,為專業市場的廣大商戶們搭建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出口通道。
浙江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作為全國第五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2020年年底完成“首單”首試。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紡織品為主,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已吸引到173家外貿公司、1422家供貨商參與試點,出口遍布六大洲147個國家,有效助推了紹興地區外貿出口增長。
為了提高效率,加快通關速度,紹興海關走訪相關企業了解實際情況,創新推出“日清周結月提醒”制度,即對正常放行的貨物,做到及時放行,當日清場;對布控查驗的貨物,做到及時驗畢;并在每月末開展“復盤”,總結常見報關錯誤,按月向報關企業、外貿企業通報,減少由于操作失誤而引起的不必要滯留。自推行該項制度后,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更加活躍,日均預約車輛從60輛提升到120輛左右,實現“貨柜日清”。此外,紹興海關還聯合地方商務部門舉辦各類業務輔導培訓10余次,涉及近900家企業1300余人,發放資料4萬余冊。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不斷提升市場采購監管能力,拓展建立與地方聯動機制,積極推動本地產品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走出去,讓更多的中小微民營企業走向世界舞臺。”紹興海關監管三科科長王奇斌說。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絲綢會議在盛澤召開
- 紡粘無紡布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 紡粘無紡布的制作工藝有哪些神奇之處?
- 紡織行業迎來雙重政策利好
- 紡粘無紡布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 比利時大罷工讓紡織貨運通道全面受阻
- PP無紡布以其獨特的材料特性得到廣泛應用!
- 氣溫變化紊亂打亂貨 “金九銀十” 秋冬備貨
- 紡粘無紡布相較于傳統紡織品優勢顯著!
- 美聯儲降息落地對紡織市場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