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經貿協議第一階段協議簽訂,榆林焊管市場情緒有明顯改善,鄭棉一改以往跌勢整體震蕩上行,無疑是喜迎新春佳節的好兆頭。當前正處國內春節放假期間,各涉棉企業已基本停工休市,而此前遭遇的險境不免讓國內市場人士有些許擔憂,但筆者認為,節后棉市仍有盼頭。
自19/20年度新花上市以來,期貨市場行情整體利好。如圖2所示,從9月份開始,鄭棉主連與美棉花主價格走勢基本保持一致,整體震蕩上行。鄭棉主連方面,上漲價格已逾2400元/噸,漲幅19.3%,最高上探到14430元/噸。而美棉方面,上漲13.25美分/磅,漲幅22.77%,最高突破71.43美分/磅,內外棉聯袂共振,趨勢表現較為樂觀。據我的農產品網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宏觀面形勢提振,兩大貿易國經貿關系緩和,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并簽署,扭轉了國際經濟局勢,并穩定國內外貿易環境。二是中國有望采購美棉,受國際市場人士樂觀情緒推動,外棉漲勢凸顯,內棉亦受此形勢支撐,基本重心向上攀升。三是技術面影響,多空雙方博弈,多投占據主導地位,資金面炒作因素較強。由于年關階段,內外棉盤面走勢較為理想,市場人士信心仍存。
由圖2可示,從近三年數據來看,棉花工業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呈逐年下探趨勢。據有關機構統計,截止到1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為31.9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66.3萬噸,環比增加16.2%,同比減少25.6%??梢钥吹?,棉花工業庫存再創歷史新低,國內紡織企業節前原料采購積極性不高,備貨能力有限,并對節后市場保持觀望心態。若節后下游紡企復工正常,終端成品消費積極跟進,勢必能帶動紡織企業對棉花的采購熱情。
國際宏觀環境穩定 關注需求
由于去年兩大貿易國經貿矛盾明顯,導致國內紡織企業出口訂單嚴重受阻,紡企利潤削弱明顯,疊加上游原料棉花市場流通不暢,整體棉紡產業鏈行情疲軟,宏觀面因素占據主導地位。而目前,國際宏觀環境得到改善,下游紡企市場信心恢復,市場關注度將回歸到基本面情況。據我的農產品網了解,在春節放假前夕,下游紡企接單情況較為理想,但由于前期銷售節奏緩慢,成品庫存滯留較多,短期內紡企基本去庫存為主。節后,建議市場人士關注下游復工情況,以及需求端變化。
綜上所述,內外棉行情共振,期貨市場表現尚可,現貨棉價亦有所支撐;工業庫存處于近三年低位,紡企原料庫存相對不足,采購高峰時機仍存;國際宏觀環境較為穩定,有利于國內經濟環境健康發展,市場信心重拾,節后關注焦點在需求端。雖然當前面臨難關,但風雨過后是彩虹,棉市盼頭仍有。